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华文明创新发展的百年历程

作者: 时间:2022-09-30 点击数:

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华文明创新发展的百年历程

文明是衡量人类社会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的标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汲取了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同时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不仅改变了中国的面貌,而且在人类走向政治和文化统一的进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这在近代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百年历史中得到充分验证。

以建设更加文明的现代中国为己任

通过考察,我们可以看到,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从一开始就是着眼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而非仅仅服务于救亡图存的现实需要。这一高远的追求深刻诠释了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动精神及其深远影响。因此,从文明视角出发,汲取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的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开启了中华民族摆脱被动照搬西方文明的困境、主动创造更加文明的现代中国的新篇章。

在实践层面,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便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反对黑暗与落后,尊重科学与文明的”态度出发,将建设一个“文明先进的中国”作为自身使命。秉持这一追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人民当家作主、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提供了制度保证,为中华民族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人民的创造力和社会发展活力得到极大激发,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以历史主动精神攻坚克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轨道。

以人民幸福为根基开创民族复兴伟业

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石的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便将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身的奋斗目标,特别强调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不仅是中国革命的力量之源,也是中国革命的价值所在,不断深化为人民服务的认识。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斗,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展了一系列伟大社会变革,砸碎了套在底层劳动人民身上的沉重枷锁,平等融洽、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与社会氛围使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崇尚文明、人人平等、爱护集体、劳动光荣的社会新风尚由此形成。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总结民主革命各个时期根据地政权建设经验,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据中国政党政治实际,创造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结合中国民族的实际情况,为实现各民族平等,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制度体系为人民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民主权利,通过各种途径管理国家事务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障,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核心要义,实现了对中国制度文明的重塑。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着力改善人民生活的同时,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准确判断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出发,着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经过不懈努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

在文明互鉴基础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逐渐培养起令人赞叹不已的世界精神。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便将“为全人类谋取最大的幸福”作为自身的责任与使命。基于深厚的人类情怀,在民主革命胜利、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完成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便确立了为人类进步而奋斗的目标与方向。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对人类作更多的贡献为己任,不仅为经济全球化贡献了中国力量,而且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定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以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为己任,立足文明交流互鉴思考,系统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以文明交流互鉴为根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集中体现,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现代价值,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类情怀,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握世界发展大势、走在时代前列、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繁荣的本质特征。在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文明冲突论”甚嚣尘上,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愈演愈烈的当今世界,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文明交流互鉴、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思想和丰富实践,不仅为推动世界繁荣发展、实现人类美好未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支持,也将因其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发展规律、代表人民利益而得到历史的充分肯定。

[原文刊载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作者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邮编:332007
ICP备案号:赣100023900号-1